莱夫·塞格斯坦(瑞典语:Leif Segerstam,1944年3月2日-),又译塞盖斯坦、西格斯谭,是当代芬兰指挥家及作曲家。出生于西部瓦萨。1953年至1963年期间入读于赫尔辛基的西贝柳斯音乐学院学习小提琴、钢琴及指挥;他曾于1962年在赫尔辛基的Maj Lind国际钢琴比赛中获得冠军。毕业后再转到美国纽约的朱利亚德学院跟随尚莫雷(Jean Morel)学习指挥,并于1964年获得指挥文凭。
毕业后,他受聘于不同的乐队,其中包括有皇家斯德哥尔摩歌剧院、芬兰国家歌剧院及奥地利电台交响乐队;1975年他获得首个首席指挥职位,是在维也纳电台交响乐队。及后他亦在芬兰电台交响乐队、丹麦国家交响乐队及赫尔辛基爱乐管弦乐队任职首席指挥。现时为赫尔辛基爱乐乐队的名誉首席指挥,亦是多个乐队的客席指挥,包括有芝加哥交响乐队、洛杉机爱乐乐队、多伦多交响乐队及巴西圣保罗市交响乐队。
1997年,他回到西贝柳斯音乐学院,出任母校的指挥系教授至今。1998年,他获北欧音乐协会(Nordic Music Council,NOMUS)颁发奖状,表扬他对北欧音乐的贡献。
塞格斯坦是一个多产的作曲家,其中最为著名的是由他的“管弦乐日记”(Orchestral Diary Sheets)所延伸出来的交响曲。直至2017年6月,他已经完成了315首交响曲;另外还有40多首各类型的协奏曲、30首弦乐四重奏、近100首室乐作品。打破了美国作曲家路云·泰勒(Rowan Taylor,1927-2005)所保持的265首交响曲纪录。相比泰勒近乎没人认识的作品,塞格斯坦的交响曲最少有超过一半曾作完整公开演出,而且更有少部分作品以CD被发行;而且他现时仍继续创作中。当中2014年初完成的第272号交响曲,已于同年10月2日由图尔库管弦乐队于芬兰作世界首演,并于翌日转往圣彼得堡马林斯基剧院作国外首演。而2013年尾完成的第268号交响曲,则已经安排由法国国家交响乐队于2014年10月31日作首演。随着2014年是他70岁生日,他的第258、259、261及262号交响曲亦已作了首演。 塞格斯坦近年的音乐作品都是倾向即兴主义,要求乐手以一种较自由、但仍保持有脉动的演奏方式去弹奏旋律;另外,他的作品亦尽量不需要使用指挥,有需要时才由乐队首席站立以提供指示。
就以近十年塞格斯坦不断创作的交响曲为例,基本上他已经固定了以下的编制:
少量作品会加入其他演奏者,例如第111号加入了合唱团、第173号需要一个独唱(或小号独奏)、第231号需要2支小号及1支中音号独奏、第232号则需要1个合成器、或1(2)支小号独奏、又或者3支单簧管在3个不同的八度音域上平衡吹奏、第233号需要有朗诵等等。
他的交响曲所预计的演奏时间均为24分钟。就摆放于芬兰音乐资料中心网上资源库中的乐谱所见,通常都由6页乐谱组成,以为单乐章式不设间断的作品。除第1页外,每1页开头皆为新的排练号,亦可以说,全曲可分为6个段落。由于段落的长度可长可阔,就手稿所见,塞格斯坦经常会在各行的末段加上长长的接续部分,这亦可算是他的手稿的一大特色。
大致可以有以下的归纳:
同样令听众对塞格斯坦有所认识的是他作为指挥家的身份,他经常被邀请到各地乐队指挥及灌录唱片。他所指的曲目极为广泛,尤以浪漫乐派及以后的作品为主,曾灌录全套马勒、西贝柳斯、尼尔森、斯克里亚宾及施尼特凯的交响曲全集,同时亦致力推广其他现代作曲家的作品,包括有同乡劳塔瓦拉、美国作曲家科里利亚诺、克里斯托弗·劳斯等。
他早期的交响曲大都是由NAXOS旗下的BIS唱片公司所灌录及发行。而中期的交响曲则由独音品牌Ondine发行。
塞格斯坦共经历两段婚姻,首任太太曾是芬兰电台交响乐队的首席,育有两名孩子,当中幼女皮娅(Pia)现时为专业大提琴家;至于第二任妻子为赫尔辛基爱乐乐队的竖琴手,育有三名孩子。不过两段婚姻最终都是离婚收场。